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常德悲剧:让谴责无差别杀戮之声更加响亮一点
【惊】"以为要写遗书"! 飞温哥华航班遇炸弹气旋 华人崩溃大哭 连空姐都吐了; 客机颠簸盘旋3小时
魏加宁:日本之所以能走出“大衰退”,靠的是不断改革,而不是所谓“积极的财政政策”
国内突然宣布,将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!又一朝阳行业悄然崛起,新一轮机会出现了!
这家头部券商资管总经理"迎新"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2023年5月27日
2023年5月27日
2023年5月28日
2023年5月28日
2023年5月29日
2023年5月30日
2023年5月31日
2023年6月2日
2023年7月11日
2023年7月11日
2023年7月12日
2023年7月15日
2023年7月16日
2023年7月16日
2023年7月17日
查看原文
其他
为什么歪曲历史的“毒科普”屡禁不止?
Original
牲产队长
牲产队
2023-05-27
又一本歪曲历史的有毒科普书被挖出来了。
书名叫《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》,这是一本儿童历史读物,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,主编名叫吕长青。该书全套分为10册,内容从秦汉一直讲到现代中国,为中国儿童描述一个波澜壮阔的中国。
可在这本书里却有一张“丁汝昌投降图”。
队长以前写主旋律电影时就提出过一个观点,
所谓文化输出,首先不是主旋律输出,而是用一种夹带私货的方式输出。
比如《战狼2》这种电影,除了中国人看会情绪抵达高潮外,外国人看《战狼2》,就跟中国人看“印度神级战争片”一样的感觉。因为《战狼2》的主旋律太浓厚了,无法引起外国人的共鸣。但是,如果用一部反战为主题的电影来宣扬美军的强大呢?如《血战钢锯岭》;或者披上科幻的外衣来展示美军的先进武器呢?如《变形金刚》等。
这种电影不仅美国人看了很爽,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俘获一大批影迷。这种文化输出都有一个共性,即:用故事去包装文化内核,把主旋律当做私货,无形中对外输出。
在《写给孩子的中国史》这本书中,也是同样的逻辑。
全书有10册,99%的内容都在正常地描绘中国历史,却在不经意的1%里夹带私货,暗藏玄机。
小朋友看了这样的书后,无形中就会把“丁汝昌投降图”当做真实的历史。一个宁死不屈、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,在悄然间就变成了一个贪生怕死,卑躬屈膝的投降分子。
这种夹带私货的方式,不仅让人们难以察觉,还更容易形成隐秘的传播。事实上,“丁汝昌投降图”只是一幅日本国内的绘画作品。它是日本人回顾明治维新,站在日本视角下,由众多画家共同创作的浮世绘。
它是艺术作品,是虚构的,而非历史的。
就像韩国人拍电影,朝鲜王国把大唐军队杀得人仰马翻,还一箭射瞎了李世明的眼睛。这种电影我们看了只会觉得好笑,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,这不符合历史。可我们会觉得好笑,是有一个前提:我们知道历史的真相。
那么,
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,日本人为了贬低中国,抬高日本联合舰队,就把自杀殉国的丁汝昌画成了一个跪地投降的软弱将军。
如果我们在日本的展馆里看到这样的绘画,一边会觉得耻辱,另一边也会觉得日本人无耻,抹黑中国的民族英雄。
但如果把这样的绘画放在历史科普读物中,他就会给新一代的小朋友产生一种错误的历史观:“甲午中日战争,大清不仅战败了,连一个有节气、有骨气的人都没有!”
可实际上,哪怕是在腐败无能的晚清王朝,中华民族也从来不缺英雄。
在视为国耻的甲午战争中,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,可民族的脊梁并非完全被打折。
每个国家都会经历黑暗的历史。可在那些黑暗的历史中,总会有那么极少数的时代英雄,点燃自己,照亮全民族。
北洋舰队败了,这是丁汝昌无法逆转的时代洪流。可在个人命运上,丁汝昌的选择是:“以身殉国”,而不是去做那“跪在日本脚下投降的奴才”。后人有诗云:“英名左邓同千古,白骨沉沙恨未消”,评价的正是丁汝昌。
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提督,参加甲午海战时已经60岁,他指挥的战舰是“定远”号战列舰,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巨舰。“定远”号不是被日军击沉的,而是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,丁汝昌服毒自杀,定远舰自爆沉入海底。
甲午海战虽然战败,可丁汝昌作为一名军人,从头到尾都没想过投降,他是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军装的。
甲午海战是一场耻辱之战,可丁汝昌身上的这种宁愿身死也不投降的精神,却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,再不要让子孙后代承受这种耻辱。
可今天,某些人却恶意篡改历史,在儿童科普读物中夹带私货。在历史教科书上,我们都学过甲午海战,可一个出版社的主编竟然分辨不清“丁汝昌投降图”对真实历史的歪曲?一本书要出本,是需要经过层层审阅,不断校正,就连错别字都不能有的,却能有一张“错图”,这是多么地离谱?
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已经发布道歉信,并承诺收回并销毁这些已出版的错误的历史科普书。但为什么此类事件会频频发生?
为什么这样的错误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儿童读物中?网络上很流行反思怪这个词,来讽刺那些动不动就叫中国反思的人。可这一次,我们真的需要反思。
在文化艺术领域,我们到底还有多少诸如此类的错误?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